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首 页     检察要闻     信息公开     检察风采     检察文化     视觉检察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回访盗掘遗址现场,普法守护文化根脉
时间:2025-11-0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去年,一起盗掘古文化遗址案件打破多伦县白城子村的宁静。近日,多伦县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重返位于东凉亭遗址保护区内的案发现场,对当时盗掘地点进行回访,并联合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共同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法律知识。办案人员实地勘察盗掘遗址,检查了保护区的保护标志和围护设施是否完善,确保遗址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一)

案件回顾——遗址盗掘与检察履职


2024年,多伦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在东凉亭遗址保护区内盗掘文物的案件涉案人员在保护区内非法掘,破坏了遗址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打击犯罪行为,联合公安机关追缴被盗文物成功追诉违法收购被盗文物的漏犯,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案件判决后,检察官没有止步于就案办案,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个案推动类案治理,如何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古文化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检察官意识到,打击盗掘行为只是保护工作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教育。


(二)

现场回访——从破坏到修复的转变



近日,检察官重返盗掘现场被盗掘的区域已经回填,周围设立了保护标识和警示牌。回访不仅是检查环境的恢复情况,更是评估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检察官仔细检查了保护区边界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记录下需要改进的环节,将与文物保护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


(三)

联合普法——让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在回访当天,检察官联合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在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文物保护普法宣讲。检察官结合东凉亭遗址盗掘案,以案释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检察官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讲起,介绍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重点讲解了盗掘古文化遗址的法律后果。检察官向村民发放了文物保护宣传手册,并现场解答疑问。通过“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村民对文物保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次检察回访与普法活动,将个案办理与文物保护、法治宣传相结合,展现了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守护历史文脉中的责任与担当。检察官们的脚步从案卷走向田野,将法律条文化为乡音俚语,让文物保护意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文化遗产注入了法治的生命力。


编辑:崔孝娟

文字:何 源

一审:魏婉琪

二审:丁艳冰

三审:吕 峥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中国检察听证网
法律法规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多伦县诺尔镇农民一条街    电话:0479-4529693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